我国机床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连续八年成为第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尽管目前我国是机床制造大国,但依然存在制造工艺偏向低端化的态势。
据中国盛智中研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机床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产品进口增速高居不下,累计进口202.9亿美元,出口仅为89.0亿美元。
2010年,我国机床贸易逆差只有80.42亿美元,而到了2011年,我国机床产业贸易逆差竟高达113.9亿美元,逐年增长的进口数量有增无减。而进口数量的增长,意味着我国机床产业目前如同一个“虚胖子”。而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近几年,我国普通机床需求和供给的爆发性增长,制约了用户整体工艺水平的提升,也减缓了机床行业整体制造水平的提升速度。另一方面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重型机床单件等技术要求较高产品市场上的需求,这也是我国机床产品存在的结构问题。
机床产业中,把数控机床以轴数为标准,3轴以及5轴为中高档产品,5轴以上为高端产品。而目前,我国机床多为3轴以下的低档产品。我国机床制造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匮乏等短板在短时间内无法弥补。减弱对进口依赖,就应该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大对机床研发的投资力度才是解决之道。国产机床是否能突破进口机床的围困,还看未来我国高端机床制造是否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