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研信息研究网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节假日24小时咨询热线:18253730535(兼并微信)联系人:安琪 张倩倩(随时来电有折扣)
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订购流程
1.选择报告
请先按行业导航浏览或按报告名称(关键词)查询报告,确定相关研究报告目录
2.定购报告
电话订购:010-57276698
电话订购:15311673615
邮件订购: zyxxyjs@163.com
邮件订购: aq57276698@163.com
QQ:287858274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37617805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们的服务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3.签订定购协议
可从网上下载报告订购表或由我们传真报告订购表或订购协议。
4.付款方式
通过银行转帐、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5.发货时间
款到后1-2个工作日内(定制报告除外)
6.送货方式
电子版报告:Email或光盘
印刷版:图文格式(印刷精美)
邮寄方式:快递或EMS寄出报告及发票
7.优惠活动
一年内免费提供报告咨询和数据补充 8. 如有特殊要求,请与客服人员联系进行协商。

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推荐一、近期极端气候灾害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19个省市出现大范围降温、降雪、冻雨等恶劣天气。受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是我国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导致受灾地区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当期的经济活动,工业生产、投资、消费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 极端气候灾害加大了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难度

 

  雪灾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大。根据农业部统计,农作物受灾1.78亿亩,其中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由于冬小麦受灾面积较少,大雪缓解了旱情并有助于杀灭病虫害,利于小麦增产,因此,雪灾对粮食生产和价格影响不大。但雪灾对南方地区蔬菜、油菜和畜牧业造成的灾害性影响较大,将使整个春季鲜菜供应偏紧,使全年植物油价格涨幅加大,也使肉类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2007年物价上涨翘尾因素的影响,经模型测算,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预计将达到5.5%左右,比2007年高出0.7个百分点,极端气候灾害加大了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

 

  2.居民消费需求受短暂影响,但对全年影响不大

 

  由于雪灾的影响,受灾地区部分商品供应出现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再加上交通不便和停水停电,灾区居民消费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春节黄金周受雪灾的影响,全国接待游客同比下降5.2%,实现旅游收入同比下降6.2%。初步预计2008年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将在去年四季度高增长的基础上有所回落,但雪灾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时间较短,2008年全年仍然可以保持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最低工资调整比较慢的地区,2008年将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也将会对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将会对2008年消费增长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也将会对国内市场销售产生“奥运景气”推动作用。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7%,实际增长为12.5%左右,基本与2007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3.灾后重建可能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

 

  但雪灾对投资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在冬季不具备施工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较小,南方省市区在我国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比重较高,这次雪灾对我国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雪灾造成了一些电力、自来水、燃气、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损坏,而灾后重建和重建中抗灾标准的提高势必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投资规模,因此成为扩大投资新增需求的因素。雪灾对投资的负面影响主要在1、2月份,预计一季度投资增长将有所下降,但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影响不大。2008年,促使我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2007年1-12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在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加快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企业自有资金增长较快,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2007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呈现逐月提高的势头,为2008年投资提供了增长惯性。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8%,比2007年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5%,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偏快区间运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

 

  4.对工农业生产影响有限

 

  雪灾对工业的破坏性主要在于对整个货运体系及电力供应方面的负面影响。货运体系的瘫痪使得工业品原材料、能源的输入变得困难,也影响了正常的销售行为。这些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行为。交通运输受阻也使煤炭运输出现瓶颈,许多电厂存煤低于警戒线、全国因缺煤停机4000多万千瓦;而由于输电线路覆冰,导致输电设施大面积受损,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和供应。全国已经有19个省(区、市)出现拉闸限电,将使得1、2月份的工业生产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一季度的工业活动与一年当中的其他季度相比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在此段时间内节假日较为集中,所以可能产生的生产损失较为有限。我们预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将回落到16.4%左右,比上年同期的18.3%回落约1.9个百分点。灾后重建扩大投资需求,居民消费需求全年也可以保持稳定增长,因此,内需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仍然强劲。构成2008年工业生产下行压力的是出口需求降温,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从2007年上半年的21.7%下降到12月份的18.3%。随着出口放缓,工业生产先行指数预示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将延续下行趋势,初步预测全年同比增长16.5%,比2007年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速由2007年的19.6%下滑到2008年的17.5%,轻工业增速由2007年的16.3%下滑到2008年的14.1%。

 

  看到雪灾对中国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该指出,雪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从过去的情况看,这样的自然灾害并不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基本趋势发生改变。随着气候的逐渐转暖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全社会经济运行将很快步入正常轨道。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就将恢复正常增长,投资领域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二、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

 

  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金融机构2007年第四季度财务报表的公布,越来越多的次贷损失被披露出来。美国金融机构宣布的资产损失冲减金额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远高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500-1000亿美元的预期。美国四季度经济增速仅为0.6%,房产投资更是出现23.9%的负增长。美国去年四季度经济大幅放缓预示着,未来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可能性加大。美国经济不确定的前景,使2008年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

 

  1.国际经济降温将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近年来,中国非常注重对美国以外其他国际市场的开拓,对欧洲、非洲、拉美的出口增长都很快。尤其是以往贸易比重很小的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开拓力度大、成效明显,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体水平,在对外出口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巨幅顺差,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是最突出的净出口贡献来源。2005-2007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的比重分别为112%、81%和62%。2007年净出口拉动中国经济2.7个百分点,其中对美贸易顺差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2008年如果美国经济下滑衰退并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造成中国出口减少,在中国进口保持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净出口规模将减少,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下降。

 

  根据我们对中国出口对美国产出弹性变化趋势的跟踪观察,近年来中国出口对美国产出的弹性在逐渐减小。根据绝对量测算预计2008年中国出口对美国产出的弹性为5.75左右,也就是美国GDP总量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总量将下降5.75个百分点。根据增长率测算预计2008年中国出口对美国产出的弹性为4.75左右,也就是美国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4.75个百分点;2007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2%左右,假如2008年美国经济出现零增长,那么可能会导致中国的出口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

 

  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欧盟和日本也难独善其身。美国占欧洲出口市场的1/4还多,美国经济萧条,美元贬值,欧洲商品竞争力受到削弱。欧洲中央银行研究表明,美国内需每下降1%,欧洲国内生产总值就下降0.25%。日本受到的影响与欧洲类似。据我们测算,中国出口对欧盟产出的弹性在3.32左右,对日本的产出弹性为0.21左右,因而中国出口受到欧盟、日本经济减速影响相对较小。

 

  按照定量分析,预计2008年全年我国出口增长16%,进口增长17%,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295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380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幅由2007年的51%明显下降为12%左右,净出口增幅下降是2008年GDP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2.美元贬值加大国内通胀压力

 

  美联储持续降息一方面打压美元,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对中国出口企业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降息和美元走软加重美国通胀程度,全球油价、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中国通胀水平也会被推高。2007年12月美国CPI同比涨幅为4.1%,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欧元区CPI涨幅为3.1%和3.2%,继续向上大幅攀升。俄罗斯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居高不下。我们利用定基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造了其与国际能源现价的定基物价指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得到了国际能源价格变化对中国CPI的影响系数。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水平变动对中国CPI的影响不断加大, 2007年在0.10左右,也就是说,国际能源价格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国的CPI上涨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屡创新高,农产品价格和其它工业原料价格不断走高,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3.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冲击

 

  由于我国金融系统在次贷领域介入有限,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目前尚未发现外资流出造成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实质性影响有限;但次贷危机主要通过影响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从而产生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联动现象,已经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在间接融资的信贷渠道控制较严的背景下,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比上年缩小,则会影响上市公司经济活力,企业经营活动增长速度减慢,从而对资本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开始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或中性偏松,这使得我国进一步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空间缩小,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受到限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情况下,热钱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流入A股市场,这将加大A股市场的波动。

 

  4.有助于抑制我国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经济形势变化通过外部需求调整将引导我国最终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加剧的矛盾,并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抑制我国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有利于缓和国际压力、调节经济结构。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首先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包括高污染和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外需增长减慢和出口结构调整,会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三、坚持“两防”政策取向,灵活把握政策力度

 

  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我国控制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美国经济严重减速和世界经济减速对我国净出口的影响分析,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从上年的11.4%回落到10.5%左右,将从偏热的黄灯区上沿回落到经济运行较为正常的绿灯区的上部。但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我国控制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增加了难度,防止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最为艰巨的任务。

 

  根据当前形势变化,应该继续执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坚持“两防”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并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新变化,灵活把握政策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1.防止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宏观调控是紧还是松及其力度取决于经济形势的需要,从目前情况看,国内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然很强,去年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一直在加快,预示着未来投资反弹压力仍存在。而灾后重建的滞后影响可能促使二、三季度的投资增长出现反弹。因而经济增长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另一方面,受雪灾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推动CPI 涨幅有所扩大,而目前存在的电煤矛盾不仅是雪灾带来的运输困难造成的,还与煤电联动政策的未能落实所造成电煤供给紧张有关,理顺资源价格的压力相当大。如果采取行政手段人为将电煤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则将导致电煤的供给短缺。为改善资源的供给状况,动用价格杠杆是必要的。煤炭、石油、电力等资源价格的上涨必将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目前经济运行状况并不支持改变既定的政策基调。如果突然放松政策,投资反弹造成经济过热的风险以及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都会加大,这会使得前期的宏观调控成果毁于一旦。

 

  2.把握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预防出口增速过快下降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明显加快,升幅已达2.73%,相当于去年全年升幅的近40%。面临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考虑到2008年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合并、新劳动法的实施和其它外贸政策将对出口企业生产成本的产生较大影响,这些因素对出口的综合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该准确把握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和力度,避免出口增速出现过快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不利影响。

 

  3.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防止换届投资冲动

 

  鉴于雪灾和外部环境恶化只是使得经济从偏快增长向正常状态转变,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胀”不是“滞”,不宜因雪灾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明显放松财政政策。2008年是新一届地方政府执政的第一年,通过财政扩张实现投资冲动的动机比较强烈,更应强调财政政策的稳健性。在保证财政支出总量适度增长的前提下,重点加大财政对交通、电力、供水、供气等设施的灾后重建投入,加快灾后重建进度,加大对灾区居民的救济支出和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

 

  4.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灵活保持政策弹性

 

  从紧的货币政策重点是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搭配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大力对冲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由于价格是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当前价格上涨也是2007年经济增长偏快的滞后反映。同时,考虑到灾害对产品供求和价格的不利影响是暂时性的,因此,即使一季度价格涨幅有所提高,暂时不宜再出台提高利率等进一步紧缩性政策。密切关注一季度或上半年经济、金融运行变化和国际形势新变化,灵活把握利率政策。

 

  5.加快内需启动步伐,保护好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投资需求

 

  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放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应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描绘未来居民生活蓝图,增强居民信心;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轻城乡居民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负担;务实地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扩大“家电下乡”试点范围,挖掘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定制报告
关于我们
能源报告 食品报告
医药报告 轻工报告
化工报告 建材报告
冶金报告 IT报告  
机械报告 通信报告
金融报告 电子报告
交通报告 其他报告
新建立项
搬迁改造
技改论证
境外融资
投诉举报
售后条款
银行申请资金
政府申请地皮
合作伙伴融资
其它项目申请
甲级资质类别
品质保障
竞争调研
投资风险
项目评估
前景规划
产业数据
中研财经
机构简介
人才招聘
途径流程
途径方式
发票配货
联系客服
联系人:安琪 张倩倩 电子邮箱:zyxxyjs@163.com aq57276698@163.com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中国铁建大厦
Copyright 2001-2050 zyxxy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研信息研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13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