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研信息研究网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节假日24小时咨询热线:18253730535(兼并微信)联系人:安琪 张倩倩(随时来电有折扣)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数据 > 其它综合 > 其它 > 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订购流程
1.选择报告
请先按行业导航浏览或按报告名称(关键词)查询报告,确定相关研究报告目录
2.定购报告
电话订购:010-57276698
电话订购:15311673615
邮件订购: zyxxyjs@163.com
邮件订购: aq57276698@163.com
QQ:287858274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37617805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们的服务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3.签订定购协议
可从网上下载报告订购表或由我们传真报告订购表或订购协议。
4.付款方式
通过银行转帐、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5.发货时间
款到后1-2个工作日内(定制报告除外)
6.送货方式
电子版报告:Email或光盘
印刷版:图文格式(印刷精美)
邮寄方式:快递或EMS寄出报告及发票
7.优惠活动
一年内免费提供报告咨询和数据补充 8. 如有特殊要求,请与客服人员联系进行协商。

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是48%,世界平均水平是60%,发达国家的水平更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春来近日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该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外资流入到服务业,这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言是正能量。”

    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在陈春来看来,“虽然做了很多承诺,开放了154个部门,但实际上像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电信、交通、供电、供水等行业还没有放开,现在仍然是国有企业在做”。展望未来,服务业开放度会越来越高,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将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不同于国内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有助于长期经济增长。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中国服务业采用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通用技术的速度,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技术创新;二是随着外商投资的进入,相关行业会嵌入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技巧以及其他一些无形的专利资产,提升产业水平;三是外资通过示范和竞争对国内企业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提高生产力,同时通过客户和供应网络强化国内产业联系,推高上下游行业国内企业的生产率。此外,外资还将国际市场的信息、最佳商业实践和全球创新前沿技术传递到国内,增强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国内企业通过“干中学”或“看中学”、研发、人力资源流动、培训、技术援助和市场竞争等途径提高生产率。

    可以说,“外商来投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系列技术、知识、专利、市场管理经验。这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相对于国内企业,正因为外资有上述优势,才显得更有竞争力,才会对国内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正是国内服务业需要的。

    目前,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陈春来认为,中国对外开放初期,吸引的外资之所以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是因为当时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在东南沿海开发区搞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利用国外的资本和技术,使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扩大对外出口,这个路子走对了。”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资本积累和原来不一样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出口导向型外资已经从鼓励类投资目录中取消。中国现在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物流业、新兴产业和服务型产业,这符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谈到中国服务业的引资重点,基于其多年的研究,陈春来有一些独到的见解。首先是要鼓励外资向欠发达地区投资,通过产业性或区域性政策倾斜,引导外商投资于中西部地区;其次是政府要在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加强投资,为吸引外资并挖掘外资的潜能创造条件;第三是要鼓励劳动力流动和跨地域的投资,鼓励东部资本流到中西部去。中西部地区真正发展起来了,外资的投资意愿攀升,可以增加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定制报告
关于我们
能源报告 食品报告
医药报告 轻工报告
化工报告 建材报告
冶金报告 IT报告  
机械报告 通信报告
金融报告 电子报告
交通报告 其他报告
新建立项
搬迁改造
技改论证
境外融资
投诉举报
售后条款
银行申请资金
政府申请地皮
合作伙伴融资
其它项目申请
甲级资质类别
品质保障
竞争调研
投资风险
项目评估
前景规划
产业数据
中研财经
机构简介
人才招聘
途径流程
途径方式
发票配货
联系客服
联系人:安琪 张倩倩 电子邮箱:zyxxyjs@163.com aq57276698@163.com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中国铁建大厦
Copyright 2001-2050 zyxxy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研信息研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13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