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研信息研究网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节假日24小时咨询热线:18253730535(兼并微信)联系人:安琪 张倩倩(随时来电有折扣)
当前位置:首页 2012年苏州市光电缆行业发展报告
订购流程
1.选择报告
请先按行业导航浏览或按报告名称(关键词)查询报告,确定相关研究报告目录
2.定购报告
电话订购:010-57276698
电话订购:15311673615
邮件订购: zyxxyjs@163.com
邮件订购: aq57276698@163.com
QQ:287858274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37617805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们的服务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3.签订定购协议
可从网上下载报告订购表或由我们传真报告订购表或订购协议。
4.付款方式
通过银行转帐、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5.发货时间
款到后1-2个工作日内(定制报告除外)
6.送货方式
电子版报告:Email或光盘
印刷版:图文格式(印刷精美)
邮寄方式:快递或EMS寄出报告及发票
7.优惠活动
一年内免费提供报告咨询和数据补充 8. 如有特殊要求,请与客服人员联系进行协商。

2012年苏州市光电缆行业发展报告

2012年,是“宽带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也是苏州光电缆行业有了自己的组织“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的第一年。这一年里,苏州光电缆行业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产业品牌优势,进一步大力拓展新市场、研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并在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的倡导组织下,积极规范行业发展、抱团考察投资、加强品牌建设、筹建产业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行业发展新景象。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1、宽带中国——通信光电缆成主流

  2012年,“宽带中国战略”对外公布以来,并被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二十项重大工程,迎来了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城镇光纤到户的发展新阶段,苏州通信光电缆产业再度迎来发展新机遇,亨通、永鼎、中利、新海宜等一大批苏州光电缆企业的通信光电缆产品供不应求。2012年12月,海峡两岸光通信论坛在苏州举行,就深入加大光纤接入技术创新、加抢占光纤接入技术制高点等进行了研讨,显示出苏州通信光电缆产业对未来的强大信心和希望。作为中国光电缆之都、江苏省通信光电缆出口基地,“通信光电缆”已发展成为苏州的一个亮丽名片,苏州也已建设成为著名的全国通信光电缆生产密集区、产业集聚区,占有了全国该类产品前十强的半壁江山。

2、争先创优——光电缆企业快速发展

  统计显示,2012年苏州光电缆行业新增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家、市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家,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1家、省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企业1家……截止2012年,苏州光电缆行业已有亨通、永鼎、中利、通鼎等地标型企业4家,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有市优秀民营企业3家、市优秀民营企业家6位;截止2012年,还有苏州市质量奖企业4家、苏州品牌产品17个。此外,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会长、亨通集团董事长崔根良作为省“三创三先”先进典型,他的创业、创新、创优和争先、领先、率先的精神在全省上下掀起争相学习的热潮。

  3、转型升级——行业抱团开拓新市场

  随着亨通光电、永鼎股份、中利科技、年锋电缆、特雷卡等企业纷纷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投资建厂和扩大外贸外,越来越多苏州光电缆企业放眼国际,发掘发展良机。2012年8月,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组织30多位企业家,在崔根良会长带领下赴日本进行为期6天考察交流,为全面提升苏州光电缆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添砖加瓦。此外,德威新材、康宝电缆等一批企业也纷纷走出苏州,在国内其他城市进行战略布局。作为国际主要线缆生产基地之一、国内四大线缆生产基地之一,以及全国通信光缆生产密集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苏州光电缆品牌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青睐和欢迎。

  4、全产业链——行业年度业绩又飘红

  苏州光电缆已形成光棒、光纤光缆、电线电缆、原材料、机械设备、光器件、附件研制生产等为一体的较为完整产业链。全市共有光电缆企业约680家,其中规模性企业220家,民营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已拥有亨通光电、永鼎股份、中利科技、新海宜、特雷卡、德威新材、通鼎光电、吴通通讯等8家上市公司和一大批的中小企业,构成了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统计显示,2012年苏州光电缆产业仍持续走高,年产值超千亿元。其中,光缆产量为49875401芯千米,较上年同比增长28.4%。以企业2012年业绩为例,亨通光电营收同比增16.88%;营业利润同比增16.79%;净利润同比增35.01%;中利科技业营同比增长35.71%,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3.38%,净利润同比增长41.10%;新海宜营收同比增5.37%;德威新材营收同比增18.83%、营业利润同比增1.22%、利润总额同比增5.52%;通鼎光电营收同比增54.61%、营业利润同比增13.86%、利润总额同比增 9.81%。

  5、科研创新——已成为行业技术高地

  据统计,苏州光电缆行业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8个,以及国家级的“国家通信光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个。2012年,行业又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市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1个、市创新先锋企业3家、创新先锋培育企业2家……目前,苏州市光电缆企业装备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一批骨干企业都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并持续加快提升企业和行业的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也已占据着国内市场制高点。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人才引进、加深产学研联合等方式,苏州光电缆企业技术发展迅速、技术人才储备丰富,已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研发创新基地等,聚集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光电缆行业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管理团队,成为光电缆技术创新发展的聚集地、制高点、示范区。

  6、贡献社会——开展光电缆公益服务

  2012年,全体光电缆企业“聚行业众力,行慈善公益”,成功申报开展了苏州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苏州城乡社区孤寡鳏独老人家庭光电缆的检修、维护与安全科普教育”公益创投项目,历时8个月为222个孤寡鳏独老人家庭提供光电缆检修与维护公益服务,超出原定计划(200人)的11%;为1202人开展光电缆使用安全科普教育,超出原定计划(1000人)的20%多。项目成功实现故障排除率100%,高于原定计划(98%);实现成功维护率100%,高于原定计划(98%) ;实现安全隐患消除率99%,远高于原计划(96%);实现服务满意度99.7%,远高于原定计划(96%)。并获得了2012年度“苏州市工商联系统十大亮点工作”、苏州市首届公益创投“2012年度十佳项目”、“2012年度苏州光电缆行业十大新闻”等荣誉,高高树立起苏州光电缆行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公益旗帜。

  二、新形势下的行业问题与困难

  1、行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信光电缆专用辐射交联热缩端帽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调研表明,一些外地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地城市已纷纷将线缆确立为支柱产业,给予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保障。以无锡宜兴市为例,已将电线电缆列为第一支柱产业,并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启动“蓝火计划”,支持市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发起成立“中国电线电缆产业合作联盟”,建有电缆技术培训学校、电线电缆行业研究院等机构,着力打造12.1平方公里的国际性“千亿级中国电缆城”,正逐步形成不容忽视的集聚规模效应。相较之下,光电缆产业尚未进入苏州市支柱产业之列,其先发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一旦无锡市等周边城市后发制人,形成规模效应,必将对苏州光电缆产业发展形成制约,造成不可挽回的不良影响与后果。

  2、政府重视承担需进一步加强

  众所周知,行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来自自身转型创新,另一方面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政府重视程度、政策扶持、产业规划等。苏州光电缆行业有着长久的历史发展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冲击。作为一个全社会性的基础型产业,在新一轮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大潮中,光电缆行业在很多方面仍需要政府的鼓励、引导与支持,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大项目的承接、尖端技术的攻关、国际市场的开拓、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统计显示,尽管已形成了上千亿的产值规模,但苏州光电缆行业中绝大部分仍是众多的处于发展边缘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他们正面临着融资、人才、土地、税收、市场等各方面的经营压力,已出现有的发展迟缓、有的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倒闭等不良现象,亟待政府有关部门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3、人才、融资需求已刻不容缓

  通信光电缆专用辐射交联热缩端帽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调查显示,2011年以来苏州光电缆行业的企业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已同比上涨15%-20%,用工成本在一般性企业总成本中已经占比超过20%以上,并且出现了工资连年增长的发展态势,使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感到企业的经营压力在不断扩大。另外,企业高管、高工等高层员工非常稀缺和紧俏,造成了人职匹配的不平衡,给企业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阻碍。同时,绝大部分银行贷款对发展中的传统制造型小微光电缆企业仍门槛较高、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融资手续繁琐复杂,难以从根本上给这些急需融资的企业“雪中送炭”。据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的2012年度苏州光电缆行业融资情况摸底结果显示,尽管商会已与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签订了50亿元额度的行业融资贷款授信,但在具体实施中也无法避免地遇到了“缺钱的小微企业无法融到资、大的知名企业被融资”等不良现象。无容置疑,人才、资金,已成为苏州大部分中小微型光电缆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成为苏州光电缆行业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和飞跃的“短板”。

  4、企业生产成本普遍持续攀升

  光电缆原材料价格每上涨5%,光电缆产品相对利润就减少4%。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的巨幅波动,已成为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主因,甚至导致行业产品与原材料的价格涨幅在一定时期出现“倒挂”现象,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以至于无法消化、分摊涨价的成本。同时,下游产品价格却相对走低,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订单减少、产品囤积过剩的不良现象。人力与资金成本的持续攀升,也使大批的中小微光电缆企业,已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和生产危机。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调研也显示,光电缆市场销售环节的三大弊病,一是签订合同不公平,可能导致企业货源大量积压,出现巨额亏损;二是签订“闭口合同”,导致需求方不承担任何原材料涨价风险;三是付款方式不合理,目前仍普遍采用“1-8-1”甚至是“1-4-4-1”付款方式,也给光电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增加额外难度,促使企业流动资金大大缩水,企业财务状况陷入僵局,令那些“料重工轻”的低附加值生产企业不堪重负。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定制报告
关于我们
能源报告 食品报告
医药报告 轻工报告
化工报告 建材报告
冶金报告 IT报告  
机械报告 通信报告
金融报告 电子报告
交通报告 其他报告
新建立项
搬迁改造
技改论证
境外融资
投诉举报
售后条款
银行申请资金
政府申请地皮
合作伙伴融资
其它项目申请
甲级资质类别
品质保障
竞争调研
投资风险
项目评估
前景规划
产业数据
中研财经
机构简介
人才招聘
途径流程
途径方式
发票配货
联系客服
联系人:安琪 张倩倩 电子邮箱:zyxxyjs@163.com aq57276698@163.com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中国铁建大厦
Copyright 2001-2050 zyxxy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研信息研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139号-10